close

這是第二次討論會前看了文章的想法.... 
  看完這麼多篇參與國際醫療志工服務的分享,發現這些人好像都有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在長期苦思生涯規劃的意義之後,猛然驚覺並非什麼事都要完全準備好了才出發,很多狀況在實際行動以前是想破頭也不會有答案的。而對於那些因為沒準備好而存在的不確定,當然還是會讓他們對未知的旅程害怕,害怕失去熟悉的一切。可是作者提到的觀念令我印象深刻
: 這些惶恐反而讓學習與服務過程更為謙卑,與當地人的互動更為誠摯,也更加坦然面對自己。

  這些文章也讓我重新檢視自己到底為什麼想參加海外服務團體,以及當初決定要參加以前曾讓我猶豫不決的理由;例如,這是不是一種譁眾取寵只為取得一種我有別人沒有之經驗的炫耀心理?我們去了能提供多少實質幫忙?怎麼不先幫助國內弱勢族群,反而捨近求遠去幾個大洋以外的地方教人家種菜幫別人蓋醫院,幫忙募書募物資? 諸如此類的問題最終是想破了頭也沒有所謂專家都同意的標準共識。所以對於這趟將在不到半年內就要出發的海外服務之行,我暫時給自己一個理由和一個期許 -- 再怎麼害怕陌生的環境、不確定的未來,也比不上害怕連嘗試都沒有就放棄,繼續過著照表抄課,有著routine schedule的生活,幾十年後才後悔的遺憾。因此我想在一連串硬性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個機會走出醫院之外,尋找不一樣的刺激。我希望,到了那個遙遠的,群山繚繞的地方,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一起工作生活,要放慢腳步用心觀察,付出我所有;也許回來之後真能如前人所言,能用更敏銳更開闊的視野覺察自己國家社會的行為,問題,和美好的一面。

---------------------------------------------------------------------------------------------------------------------------------
嗯,心得寫完了,再來是一點小小的有感而發。
現在 我的學習我的生活有超過七成是安排好的,包括那些別人assign的,或是我自己基於為達成某些標準而訂定的執行目標與計畫。


我發現自己很久沒有為一部電影感動,掉眼淚了;很久沒有跟一個朋友靜靜的,在沒有後續時間壓力的情況下聊天吃飯;
也很久不曾沒有綁手綁腳的到書店坐下來番書。太習慣於制式化的緊湊生活,像機械般在已經寫好的公式裡輸入數字,然後自然就有熟悉的選擇從等號末端冒出來,規律的照做就可以在掌握之中完成任務,再心滿意足的爬上床,迎接明天清晨的鬧鈴聲....

我又想起自助旅行的經驗,如果事前蒐集了充足的資料,懷抱滿滿的憧憬出發,抵達之後可能確實會看到那幢美不勝收的宮殿而感到開心,因為任務達成;也有可能發現事實不如想像中那麼美好、那麼令人驚艷,而帶來大大的失落和打擊。(好啦可能也沒那麼嚴重… - . -  ) 總之往往最後會留在記憶深處的,是在巷弄中一些意料之外的發現,可以是一隻櫥窗裡的小牛玩偶,也可以是家便宜可口的tapas小酒吧。

所以勒,去吧 去吧 有時候就大膽的去做想做的事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al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