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宇治都在京都南邊,雖說蠻多人不建議排在同一天的行程,但今日利用JR奈良縣走完一回,卻覺得其實還頗為順利,感受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色氣味也已足夠.
先到一個小時車程以外的奈良走走.Information center的老婆婆好親切,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指引.公車椅背上的小路圖案也好可愛!
先搭公車到東大寺前,沿途的感覺很”不日本”,似乎比較近似於西方歐美的衛星城鎮.
綠地樹林很多,縣政府,美術館,文化中心整齊的聚集在某個區域,整個城區除了文化古蹟,有自然生態,還有大剌剌在街上行走,在政府機關的草坪上小憩的活招牌—慧黠又愛吃的鹿群.
他們在無所不在,對於手上有鹿餅的遊人如影隨形,甚至主動出擊!神聖的東大寺前也不例外,為什麼這樣的場景讓我想到通天神探狄仁傑呢XD
遇見一群可愛的日本學童
東大寺是我們在奈良選擇參觀的古蹟
由左側門進入候,當一千兩百多年的主寺映入眼簾,我們驚呼連連.
建築本身氣勢滂沱宏偉,造型獨特,如武士帽一般,飛簷上還有兩個金黃色的角.以唐代最高等級的寺院規格為藍本設計,雖歷經數次祝融之災,現在看到的規模已經小了許多,但仍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造結構群.
正殿裡奉著大佛,正對佛像顏面的閣樓門板在重要節日或人物來訪才敞開. 這又讓我想起幾年前在拉達克某座深山中廟宇所見到高達七八層樓高的佛像,雖同是香煙裊裊卻有截然不同的氣氛感受,前者莊嚴肅穆,後者多了點神祕.
離開東大寺,順著登大路往JR車站走,途中意外經過奧村紀念館,也是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無料供應茶水咖啡,洗手間,服務人員更親切的向我們介紹奧村公司在台灣的建設,避震體驗…..等,說是奧村先生本為奈良人,現事業有成後回饋人民而設立此館.
這裡還有頗富禪意的庭園,二樓更有個可以遠望東大寺和遠方山巒的眺望台.這裡真的是個很棒的中繼休息站,還能長知識!
陸續走過博物館和美術館,來到近鐵車站,一旁的商圈有很多餐廳,我們挑了”元喜神”.主打的湯頭是雞白湯.我們點了銷售第一名的雞白湯つけめん,還有少數以醬油為基底的大佛拉麵,另外兩碗也是雞白湯類的拉麵.他的白湯以雞骨頭和蔬菜熬製,非常濃稠香醇.無論蕎麥麵或一般拉麵沾泡著吃都非常暖胃順口,配料諸如筍干,豚肉,叉燒,和雞肉丸也都不錯.
特別介紹一下這味雞白湯つけめん,有一大盤蕎麥麵沾著湯底再灑上調味粉食用;另外附上一碗白飯,一顆生雞蛋,再吃完麵條後,將白飯和蛋倒入碗裡,於旁邊的小電子爐上加熱,太濃稠還有鰹於清湯可加入,然後就能烹調出一碗超級美味營養的粥品~~在這種陰冷的天氣裡,元喜神的白湯和粥讓我們得到了再出發的力量啊!
由於近鐵到宇治還要轉車,我們決定還是多花個十分鐘走回JR車站乘奈良縣電車往回去宇治.回到車站天空竟洛起雨來啦!上車後又是一陣昏睡,窗外一樣是掠過了好多片的稻田,小黃花,一個一個兩層樓建築的鄉鎮聚落.
宇治- 以抹茶和源氏物語聞名,實際來到此卻發現遊蹤比其他近郊小城要少的多,也因如此街道上,渡橋上,神社裡多了幾分空靈清幽的寧靜,散步其中格外舒服,神清氣爽. 出車站後沒走幾步路映入眼簾的便是中村藤吉本店-古色古香的木質町屋,具歷史痕跡感的門帘,太喜歡這樣的感覺了….
在細雨中漫步走向宇治橋,也就是平等院表參道入口,這裡有著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像,一旁還種了一棵松樹;松樹/渡橋/大川, 出世,脫俗之感渾然天成.
平等院在整修,我們於是不趕著在原本的閉門時間參觀了,途中經過岸邊的中村藤吉,度過一個午後的美好.
秋日傍晚時分細雨綿綿,宇治川顯得格外寂靜.
我們沿著河邊走著,岸邊華燈初上.
到了宇治上神社,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木製神社,也是世界遺產之一,主殿在修繕,繞道後殿,昏黃燈光下,這樣悠遠的建物,隱隱透出的木材氣息也讓我們駐足許久.
歸途路上發現幾戶可愛的人家,如此用心經營家門旁的一草一木,平凡的花草和小貍貓,都成了我們記憶中最美的風景.
後來下起大雨,但我們還是想去伏見稻荷神社看看.夜色中鮮紅色的鳥居在滂沱大雨中格外亮眼.這個供奉諸多狐狸神,主掌豐收,全日本三四萬座稻荷大社的本宮擁有壯觀的千鳥居,一路從山腰蔓延過指個山頭,要全部走完是四公里,得花上兩個小時!
我們還在第一晚重溫了藝妓回憶錄Sayuri小時候飛奔過千鳥居的片段….奈何今日雨勢實在太大,就待明日有機會再好好欣賞吧.